西湖梦寻

明清之际的张岱,被称作小品文的圣手。他原本定居杭州享受着西湖繁华,可是随着大明王朝的灭亡,他不得不得离开此地。因之,西湖的湖光山色和人物风流,就成了他怀念往昔生活的依托,进而有了《西湖梦寻》这一部哀思之作。据其自序:“余生不辰,阔别西湖二十八载,然西湖无日不入吾梦中,而梦中之西湖,未尝一日别余也。……因作《梦寻》七十二则,留之后世,以作西湖之影。”情景交融,每一篇都是好文章。
六贤祠

【原文】

宋时西湖有三贤祠两:其一在孤山竹阁,三贤者,白乐天、林和靖 [林和靖:林逋。] 、苏东坡也;其一在龙井资圣院,三贤者,赵阅道、僧辨才 [赵阅道:赵忭,字阅道,号知非。北宋名臣,官至擢右谏议大夫、参知政事,后历知杭州、青州、成都、越州,复徙杭州。卒后追赠太子少师,谥号清献。赵抃在朝弹劾不避权势,时称“铁面御史”。辨才:徐元净,字无象,少时出家上天竺,说法二十年,颇为时人敬重。宋神宗赐紫衣及辨才之号,学徒万人。与苏轼、秦观等多有交游。] 、苏东坡也。宝庆间,袁樵移竹阁三贤祠于苏公堤,建亭馆以沽官酒 [袁樵:按《西湖游览志》记载,当为袁韶之误。袁韶,字彦淳。淳煕十四年(1187)登进士第,任临安府尹近十年,擅于处理复杂案件,平反许多冤假错案,百姓称他作“佛子”。卒后赠少傅、太师,封越国公。官酒:官酿官卖的酒。唐宋时,酒的酿造与售卖基本由官府控制,故有此称。] 。或题诗云:“和靖、东坡、白乐天,三人秋菊荐寒泉。而今满面生尘土,却与袁樵趁酒钱。”又据陈眉公笔记:“钱塘有水仙王庙 [陈眉公:陈继儒,字仲醇,号眉公、麋公。学识广博,诗文、书法、绘画均擅长,二十九岁时焚儒衣冠,隐居小昆山之南,绝意科举仕进。水仙王庙:按《西湖游览志》记载,水仙王庙在苏堤上,亦名龙王祠,有井名存菊。苏轼有《书林逋诗后》诗,云“不然配食水仙王,一盏寒泉荐秋菊”,正可与前文“三人秋菊荐寒泉”之句相呼应。] ,林和靖祠堂近之。东坡先生以和靖清节映世,遂移神像配食水仙王。黄山谷有《水仙花》诗用此事 [黄山谷:黄庭坚,字鲁直,号山谷道人,晚号涪翁。北宋著名文学家、书法家,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,与杜甫、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“一祖三宗”之称;与张耒、晁补之、秦观游学于苏轼门下,合称为“苏门四学士”。生前与苏轼齐名,世称“苏黄”。] :‘钱塘昔闻水仙庙,荆州今见水仙花。暗香靓色撩诗句,宜在孤山处士家。’”则宋时所祀,止和靖一人。明正德三年,郡守杨孟瑛重浚西湖,立四贤祠 [杨孟瑛:字温甫,明弘治十六年(1503)出任杭州知州。其时西湖淤塞,杨孟瑛疏浚葑草。于西湖筑堤,堤上建六桥。后人为纪念杨孟瑛,称此堤为“杨公堤”。] ,以祀李邺侯、白、苏、林四人,杭人益以杨公,称五贤。而后乃祧杨公,增祀周公维新、王公弇州 [周公维新:周新,初名志新,字日新,维新或为其别号。洪武年间以诸生身份进入太学,任大理寺评事,其后历任监察御使、云南按察使、浙江按察使,以为官清廉、善于断案而著称,人称“冷面寒铁”。后因得罪锦衣卫指挥使纪纲而被诬陷冤死,杭州百姓感念其恩,供奉周新为城陛神,香火不绝。王公弇州:王世贞,字元美,号凤洲,又号弇州山人。二十二岁中进士,先后任职大理寺左寺、浙江左参政、山西按察使、郧阳巡抚等职,后因恶张居正被罢归故里,张居正死后,王世贞起复为应天府尹、南京兵部侍郎,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,卒赠太子少保。] ,称六贤祠。张公亮曰 [张公亮:张明弼,字公亮。崇祯十年(1637)进士,授广东揭阳县令,政绩卓著。后擢户部陕西司主事,因愤马士英、阮大铖当国,拒不赴任。古文诗赋名重一时,与冒襄等五人义结金兰,为复社重要成员。] :“湖上之祠,宜以久居其地与风流标令为山水深契者,乃列之。周公冷面,且为神明,有别祠矣;弇州文人,与湖非久要:今并四公而坐,恐难熟热也。”人服其确论。

张明弼《六贤祠》诗:

山川亦自有声气,

西湖不易与人热。

五日京兆王弇州,

冷面臬司号寒铁。

原与湖山非久要,

心胸不复留风月。

犹议当时李邺侯,

西泠尚未通舟楫。

惟有林苏白乐天,

真与烟霞相接纳。

风流俎豆自千秋,

松风菊露梅花雪。

【翻译】

宋朝时,西湖有两个三贤祠:一个在孤山竹阁上,供奉的三贤乃是白乐天、林和靖和苏东坡。另一个在龙井资圣院,供奉的则是赵阅道、僧人辨才和苏东坡。宋理宗宝庆年间,临安府尹袁韶将竹阁的三贤祠移至苏公堤,修建亭馆专门酿售官酒。当时有人题诗云:“和靖、东坡、白乐天,三人秋菊荐寒泉。而今满面生尘土,却与袁樵趁酒钱。”后根据陈继儒的笔记,方知钱塘还有水仙王庙,靠近林和靖的祠堂。那是苏东坡认为林和靖品性高洁,可为世人典范,故将其神像移至水仙王庙,与水仙王同享祭祀。黄庭坚曾有《水仙花》诗记录此事,诗云:“钱塘昔闻水仙庙,荆州今见水仙花。暗香靓色撩诗句,宜在孤山处士家。”由此可知,宋朝时水仙王庙祭祀的只有林和靖一人。明武宗正德三年(1508)时,郡守杨孟瑛重新疏浚西湖,修建四贤祠,供奉的乃是李邺侯、白乐天、苏东坡、林和靖四人。后来,杭州人将杨孟瑛亦供奉其中,成为五贤。此后,又撤去杨孟瑛之神位,增加周维新、王世贞二人,称六贤祠。张公亮曾说:“西湖上的祠堂,应供奉那些久居西湖,其风流品行为山水知音的人。周维新人称冷面寒铁,死后为城隍神明,另有祠堂祭祀;王世贞虽是大儒,却未久居西湖,如今与旧时四贤并列,只怕难以长久。”此言论,确实叫人信服。

【点评】

古来西湖留名者不少,有诗书文章千古凭吊的,都可算作高士。然而,思来想去,那些大功业也好,大名声也罢,其实都不如修成自家清净潇洒的心性。这大概就是东坡与和靖先生总是共立于西湖圣贤祠的原因吧。

上一篇:智果寺
下一篇:西泠桥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幼学琼林

幼学琼林,又名幼学故事琼林,是明朝人程登吉所撰。程登吉字允升,是西昌人,也就是今天的江西新建。人们有这样一句评价:读了增广会说话,读了幼学走天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