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湖梦寻

明清之际的张岱,被称作小品文的圣手。他原本定居杭州享受着西湖繁华,可是随着大明王朝的灭亡,他不得不得离开此地。因之,西湖的湖光山色和人物风流,就成了他怀念往昔生活的依托,进而有了《西湖梦寻》这一部哀思之作。据其自序:“余生不辰,阔别西湖二十八载,然西湖无日不入吾梦中,而梦中之西湖,未尝一日别余也。……因作《梦寻》七十二则,留之后世,以作西湖之影。”情景交融,每一篇都是好文章。
一片云

【原文】

神运石在龙井寺中,高六尺许,奇怪突兀,特立檐下。有木香一架,穿绕窍窦,蟠若龙蛇。正统十三年,中贵李德驻龙井 [中贵:中官、宦官。古代泛指皇帝宠爱的近臣。李德:明英宗正统十三年(1448),随浙江巡抚张骥镇压福建、浙江之叶宗留、邓茂等领导的农民起义,代宗景泰元年(1450)为浙江镇守中官。] 。天旱,令力士淘之。初得铁牌二十四、玉佛一座、金银一锭,凿大宋元丰年号。后得此石,以八十人舁起之。上有“神运”二字,旁多款识,漶漫不可读,不知何代所镌,大约皆投龙以祈雨者也。风篁岭上有“一片云”石,高可丈许,青润玲珑,巧若镂刻。松磴盘屈,草莽间有石洞,堆砌工致巉岩。石后有片云亭,为司礼孙公所构,设石棋枰于前,上镌“兴来临水敲残月,谈罢吟风倚片云”之句。游人倚徙,不忍遽去。

秦观《龙井题名记》:

元丰二年,中秋后一日,余自吴兴来杭,东还会稽。龙井有辨才大师,以书邀余入山。比出郭,日已夕,航湖至普宁,遇道人参寥,问龙井所遣篮舆 [篮舆:古代供人乘坐的交通工具,形制不一,一般以人力抬着行走,类似后世的轿子。一说为一种竹制的坐椅。] ,则曰:“以不时至,去矣。”是夕,天宇开霁,林间月明,可数毫发。遂弃舟,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。出雷峰,度南屏,濯足于惠因涧,入灵石坞,得支径上风篁岭,憩于龙井亭,酌泉据石而饮之。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,皆寂不闻人声。道旁庐舍,灯火隐显,草木深郁,流水激激悲鸣,殆非人间之境。行二鼓,始至寿圣院,谒辨才于朝音堂,明日乃还。

张京元《龙井小记》:

过风篁岭,是为龙井,即苏端明、米海岳与辨才往来处也 [苏端明:苏轼。因其曾任翰林学士兼端明殿翰林侍读,故称。米海岳:米芾。] 。寺北向,门内外修竹琅琅。并在殿左,泉出石罅,甃小园池,下复为方池承之。池中各有巨鱼,而水无腥气。池淙淙下泻,绕寺门而出。小座与偕亭,玩一片云石。山僧汲水供茗,泉味色俱清。僧容亦枯寂,视诸山迥异。

王穉登《龙井诗》:

深谷盘回入,灵泉觱沸流。

隔林先作雨,到寺不胜秋。

古殿龙王在,空林鹿女游。

一尊斜日下,独为古人留。

袁宏道《龙井》诗:

都说今龙井,幽奇逾昔时。

路迂迷旧处,树古失名儿。

渴仰鸡苏佛,乱参玉版师。

破筒分谷水,芟草出秦碑。

数盘行井上,百计引泉飞。

画壁屯云族,红栏蚀水衣。

路香茶叶长,畦小药苗肥。

宏也学苏子,辨才君是非。

张岱《龙井柱铭》:

夜壑泉归,渥洼能致千岩雨;

晓堂龙出,崖石皆为一片云。

【翻译】

神运石在龙井寺内,约有六尺高,形态怪异突兀,立于屋檐之下。周围有一架木香花,穿绕穿孔,姿态盘旋,如若龙蛇。明英宗正统十三年(1448),宦官李德驻守龙井寺。当时天气干旱,(李德)便命大力士掘井,竟挖到二十四块铁牌、一座玉佛、一锭金银,刻着大宋元丰的字样。后来又挖得此石,用了八十个人才抬了起来。石上刻有“神运”二字,一旁还有许多落款题字,早都模糊不清,难以辨读,也不知是何时镌刻的,大约是古时投石龙井寺求雨的人所为。风篁岭上有块石头叫“一片云”,约有一丈多高,青绿温润,姿态玲珑,好似精巧的雕刻。阶台松木,盘旋曲折,荒草间还有石洞,石块堆积,极为工巧,自成峭壁。一片云后有片云亭,为司礼监太监孙隆所建,安设了一方石制棋盘,上面镌刻着“兴来临水敲残月,谈罢吟风倚片云”的诗句。游人玩赏至此,徘徊流连,不忍离开。

秦观《龙井题名记》:

宋神宗元丰二年(1079),中秋节的第二天,我自吴兴来至杭州,准备东去返回会稽。龙井寺中有位辨才大师,邀请我入山论书。记得刚刚出城时,日色已经西斜,乘船过湖来至普宁寺,遇见了道士参寥,便问龙井寺派来迎接的竹轿在哪里,参寥道:“因为过时未来,已经走了。”当夜,夜空明朗,一轮明月悬挂林间,明晰地可以看清毫发。我便离了船,同参寥一道拄着拐杖,依湖而行。走出雷峰,度过南屏山,又在惠因涧内洗足,来到灵石坞,寻着一条小道直上风篁岭,在龙井亭内暂时休憩,便倚靠石上,取泉水饮用。自普宁寺起,经过的佛寺共十五座,皆是寂静无声。道旁有茅舍,灯火隐隐约约,草木更显幽深,而流水激荡,好似悲鸣,简直不似人间之境。将近二更时,才到寿圣院,往朝音堂拜见了辨才,次日便归去了。

张京元《龙井小记》:

走过风篁岭,便见到了龙井寺,即当初苏轼、米芾与辨才往来迎送的地方。寺门北向,门内外修竹一丛,其声琅琅。大殿左侧,有一股清泉自石缝间流出,在小园中汇聚成池,下方另有一个方池承接满溢的池水。池中有各种各样的大鱼,但水却没有半点腥味。池水淙淙流淌,绕着寺门远去。在寺中小坐片刻,与友人偕亭玩赏了一片云石。僧人汲水烹煮香茗,泉水味道颜色俱都清冽。只是僧人神色枯寂,与别处的僧人大不相同。

【点评】

张岱笔下的西湖诸景,许多都因司礼监太监孙隆而得以兴盛,故而张岱称其为西湖的功德主。然而,孙隆打造西湖景致,不仅仅是功德事,更是风雅事,从那方刻着“兴来临水敲残月,谈罢吟风倚片云”之句的棋盘,便可窥见一二。

上一篇:龙井
下一篇:九溪十八涧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幼学琼林

幼学琼林,又名幼学故事琼林,是明朝人程登吉所撰。程登吉字允升,是西昌人,也就是今天的江西新建。人们有这样一句评价:读了增广会说话,读了幼学走天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