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湖梦寻

明清之际的张岱,被称作小品文的圣手。他原本定居杭州享受着西湖繁华,可是随着大明王朝的灭亡,他不得不得离开此地。因之,西湖的湖光山色和人物风流,就成了他怀念往昔生活的依托,进而有了《西湖梦寻》这一部哀思之作。据其自序:“余生不辰,阔别西湖二十八载,然西湖无日不入吾梦中,而梦中之西湖,未尝一日别余也。……因作《梦寻》七十二则,留之后世,以作西湖之影。”情景交融,每一篇都是好文章。
胜果寺

【原文】

胜果寺,唐乾宁间,无著禅师建 [无著禅师:俗名王卓,字立如,元朝时期著名的堪舆大师。] 。其地松径盘纡,涧淙潺灂。罗刹石在其前,凤凰山列其后,江景之胜无过此。出南塔而上,即其地也。宋熙宁间,在寺僧清顺住此 [清顺:字怡然。北宋中叶浙江杭州西湖北山垂云庵僧。诗风古朴凝炼,颇重形象的塑造和意境的追求,诗文负一时重名。] 。顺约介寡交,无大故不入城市。士夫有以米粟馈者,受不过数斗,盎贮几上,日取二三合啖之。蔬笋之供,恒缺乏也。一日,东坡至胜果,见壁间有小诗云:“竹暗不通日,泉声落如雨。春风自有期,桃李乱深坞。”问谁所作,或以清顺对。东坡即与接谈,声名顿起。

僧圆净《胜果寺》诗 [圆净:昭庆寺寺僧。] :

深林容鸟道,古洞隐春萝。

天迥闻潮早,江空得月多。

冰霜丛草木,舟楫玩风波。

岩下幽栖处,时闻白石歌。

僧处默《胜果寺》诗 [处默:唐末诗僧。幼时出家于兰溪某寺,与安国寺僧贯休为邻,常作诗酬答。] :

路自中峰上,盘回出薜萝。

到江吴地尽,隔岸越山多。

古木丛青蔼,遥天浸白波。

下方城郭近,钟磬杂笙歌。

【翻译】

胜果寺是唐昭宗乾宁年间无著禅师所建,这里有松林山道,盘旋迂回,山涧淙淙,潺湲林间。寺前乃是罗刹石,凤凰山矗立寺后,欲观钱塘江胜景,没有比此处更好的了。从南塔出寺往山上走去,便是观景之地了。宋神宗熙宁年间,寺僧清顺主持此间。清顺不善交际,若没有什么事由都不会进城。有士大夫施舍米粟,清顺也只收取数斗,用盒子存放在案几上,每日取二三合来吃,蔬菜竹笋等佐菜,一直都很缺乏。一天,苏东坡来至胜果寺,见墙壁上有一首小诗:“竹暗不通日,泉声落如雨。春风自有期,桃李乱深坞。”苏东坡问是谁人所作,有人回答是清顺。苏东坡忙找到清顺,与之对谈,清顺之声名便为人所知了。

【点评】

遥想苏东坡驻守杭城时,西湖山水必然是洒满了诗歌的。可惜,那些壁上题诗都再也看不见了,而西湖的山水诗意,也自然不是当年情境了。

上一篇:梵天寺
下一篇:五云山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幼学琼林

幼学琼林,又名幼学故事琼林,是明朝人程登吉所撰。程登吉字允升,是西昌人,也就是今天的江西新建。人们有这样一句评价:读了增广会说话,读了幼学走天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