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秦楼初名水明楼,东坡建,常携朝云至此游览 [朝云:字子霞,苏轼侍妾。自幼沦落歌坊,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贬为杭州通判时与之相识。随苏轼贬居惠州时亡故,葬于栖禅寺松林中。] 。壁上有三诗,为坡公手迹。过楼数百武,为镜湖楼,白乐天建。宋时宦杭者,行春则集柳洲亭,竞渡则集玉莲亭,登高则集天然图画阁,看雪则集孤山寺,寻常宴客则集镜湖楼。兵燹之后,其楼已废,变为民居。
苏轼《水明楼》诗:
黑云翻墨未遮山,
白雨跳珠乱入船。
卷地风来忽吹散,
望湖楼下水连天。
放生鱼鸟逐人来,
无主荷花到处开。
水浪能令山俯仰,
风帆似与月裴回。
未成大隐成中隐,
可得长闲胜暂闲。
我本无家更焉往,
故乡无此好湖山。
【翻译】
秦楼,最初叫水明楼,乃是苏东坡所建。苏东坡常与爱妾朝云来此游赏。粉壁上题有三首诗作,都是东坡手迹。走过此楼数百米便是镜湖楼,乃白居易所建。宋朝时,大凡在杭州任官的,每每踏青都选在柳洲亭;若是看舟船竞渡,便去玉莲亭;重阳登高则齐聚于天然图画阁;看雪景则在孤山寺中;而平时宴请宾客,就选择镜湖楼。可惜,战火兵灾后,秦楼已然废弃,成了民居。
【点评】
春花秋月,各有其景。故而游赏不同的景致,须得去不同的亭阁楼榭。可惜的是,柳洲亭、玉莲亭如今都已不存,天然图画阁也只有图画中可见了。孤山寺虽在,却也必然不是当年风景。其实,毁掉这些景致的未必是兵灾人祸。这世上,总有一些事物要化作历史的尘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