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由昭庆缘湖而西,为餐秀阁,今名片石居。 阁精庐,皆韵人别墅。其临湖一带,则酒楼茶馆,轩爽面湖,非惟心胸开涤,亦觉日月清朗。张谓“昼行不厌湖上山,夜坐不厌湖上月 [张谓:字正言,唐朝诗人。天宝二年(743)登进士第,后入安西节度副大使封常清幕,唐肃宗乾元中为尚书郎,迁太子左庶子,任礼部侍郎,典贡举,时人称其能“妙选彦才”,与李白有往来。] ”,则尽之矣。再去则桃花港,其上为石函桥,唐刺史李邺侯所建 [李邺侯:参见《西湖总记·明圣二湖》第十一条笺注。] ,有水闸泄湖水以入古荡。沿东西马塍、羊角埂,至归锦桥,凡四派焉。白乐天记云:“北有石函,南有笕,决湖水一寸,可溉田五十馀顷。”闸下皆石骨磷磷,出水甚急。
徐渭《八月十六片石居夜泛》词: [徐渭:参见卷一《西湖北路·岳王坟》第二十六条笺注。]
月倍此宵多,杨柳芙蓉夜色蹉。鸥鹭不眠如昼里,舟过。向前惊换几汀莎。
筒酒觅稀荷,唱尽塘栖《白苎歌》。天为红妆重展镜,如磨。渐照胭脂奈褪何。
【翻译】
从昭庆寺沿着湖岸往西而行,不远便是餐秀阁,如今叫做片石居。楼阁屋舍极为优雅精致,真可谓风雅人物的别墅居所。临湖一带皆是酒楼茶馆,门窗高敞,面对着西湖,坐于此间,不但令人心胸开朗,洗尽俗念,更觉日月光辉,分外晴朗。张谓“昼行不厌湖上山,夜坐不厌湖上月”的诗句,真是把西湖的美景说尽了。再往西行是桃花港,上有石函桥,乃是唐朝刺史李泌所建,桥旁设有水闸,可将西湖之水泄入古荡一带。沿着东马塍、西马塍、羊角埂,便可到归锦桥,共有四条路径可选。白居易曾写文描绘此处道:“北边有石洞,南边有笕槽,开闸放湖一寸,便可灌溉五十多顷田地。”至今闸下水中仍旧石头耸立,水流湍急。
【点评】
苏轼之弟苏辙在《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》中说,杭州因为是江海之地,所以“水泉咸苦,居民稀少”。直到李泌引西湖水作六井,百姓们才有水喝,日子才好起来。今看此文,李泌更有建水闸、灌农田之功业,这就无怪乎杭州百姓要将其奉为西湖圣贤之一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