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湖梦寻

明清之际的张岱,被称作小品文的圣手。他原本定居杭州享受着西湖繁华,可是随着大明王朝的灭亡,他不得不得离开此地。因之,西湖的湖光山色和人物风流,就成了他怀念往昔生活的依托,进而有了《西湖梦寻》这一部哀思之作。据其自序:“余生不辰,阔别西湖二十八载,然西湖无日不入吾梦中,而梦中之西湖,未尝一日别余也。……因作《梦寻》七十二则,留之后世,以作西湖之影。”情景交融,每一篇都是好文章。
陆宣公祠

【原文】

孤山何以祠陆宣公也 [陆宣公:陆贽,字敬舆,唐代著名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政论家。唐代宗大历八年(773)进士,中博学宏辞科,官至中书侍郎、同平章事。后因户部侍郎裴延龄构陷,被罢相。卒后追赠兵部尚书,谥号宣。] ?盖自陆少保炳为世宗乳母之子 [陆少保炳:陆炳,字文明,明朝锦衣卫都指挥使、忠诚伯,乃陆贽后人。其母为明世宗乳母,入仕后颇受世宗恩宠,权势熏天,陷害忠良。] ,揽权怙宠,自谓系出宣公,创祠祀之。规制宏厂,吞吐湖山。台榭之盛,概湖无比。炳以势焰,见有美产,即思攫夺。傍有故锦衣王佐别墅壮丽 [王佐:按《明史·陆炳传》记载,王佐为明世宗府邸旧人,后执掌锦衣卫,颇有贤名。] ,其孽子不肖,炳乃罗织其罪,勒以献产。捕及其母,故佐妾也。对簿时,子强辩。母膝行前,道其子罪甚详。子泣,谓母忍陷其死也。母叱之曰:“死即死,尚何说!”指炳座顾曰:“而父坐此非一日,作此等事亦非一日,而生汝不肖子,天道也,汝死犹晚!”炳颊发赤,趣遣之出,弗终夺。炳物故,祠没入官,以名贤得不废。隆庆间,御史谢廷杰以其祠后增祀两浙名贤 [谢廷杰:明穆宗隆庆年间任监察御史,巡抚两浙。] ,益以严光 [严光:字子陵,东汉著名隐士。少有高名,与东汉光武帝刘秀曾为同窗,后助刘秀起兵,功成归隐,退居富春山。] 、林逋、赵忭 [赵忭:参见卷一《西湖北路·六贤祠》第二条笺注。] 、王十朋 [王十朋:字龟龄,号梅溪。著名政治家、诗人,爱国名臣。宋高宗绍兴二十七年(1157)状元,累官侍御史,力陈抗金恢复之计。] 、吕祖谦 [吕祖谦:字伯恭,出身东莱吕氏,世称“东莱先生”。南宋著名理学家,初以荫补入官,后登进士第,复中博学宏词科,调南外宗学教授,累官直秘阁、主管亳州明道宫。吕祖谦博学多识,主张明理躬行,学以致用,开浙东学派之先声。他所创立的“婺学”是当时最具影响的学派,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。] 、张九成 [张九成:字子韶。绍兴二年(1132)状元,授镇东军签判,力主抗金。后因不满宦海争权,弃官而走,闭门讲学。] 、杨简 [杨简:字敬仲,号慈湖。年轻时就读太学,宋孝宗乾道五年(1169)进士。任富阳主簿,先后任乐平知县、温州知府等地方官,后以耆宿大儒膺宝谟阁学士,封爵为慈溪县男,谥文元。] 、宋濂 [宋濂:字景濂,号潜溪,别号龙门子、元贞子、仙华道士、南宫散史等。明初著名政治家、文学家、史学家、思想家,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“开国文臣之首”,学者称其为太史公、宋龙门。] 、王琦 [王琦:字文进。明永乐年间举人,官至四川副使,为官清廉。] 、章懋 、陈选 [陈选:字士贤,号克庵。明英宗天顺四年(1460)会试第一,授御史,巡按江西。其人刚直耿介,颇有清名,为百姓敬仰。] 。会稽进士陶允宜以其父陶大临自制牌版 [陶允宜:陶大临之子,明万历二年(1574)进士,官至兵部员外郎。陶大临:字虞臣,号念斋。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(1556)榜眼,授翰林编修,后升南京国子监祭酒、詹事府少詹事。其为官清正,不附严嵩一党,淡泊无所好,去世之日,囊无赢金,为士大夫所敬重,卒赠吏部尚书,谥文僖。牌版:指亡者灵牌。] ,令人匿之怀中,窃置其傍。时人笑其痴孝。

祁彪佳《陆宣公祠》诗 [祁彪佳:字虎子,又字宏吉,号世培,别号远山堂主人。明代政治家、戏曲理论家、藏书家。天启二年(1622)进士,崇祯四年(1631)升任右佥都御史,后受权臣排斥,辞官居家。清兵入关,力主抗清,任苏松总督。清兵陷杭州,自沉殉国,卒谥忠敏。有戏曲批评著作《远山堂曲品剧品》存世。] :

东坡佩服宣公疏,

俎豆西冷 陆宣公祠 藻香。

泉石苍凉存意气,

山川开涤见文章。

画工界画增金碧,

庙貌峞峨见矞皇。

陆炳湖头夸势焰,

崇韬乃敢认汾阳。

【笺注】

章懋:字德懋,号 陆宣公祠 然翁,晚年又号瀫滨遗老。成化二年(1466)会试第一,选为庶吉士,授翰林编修。因直言进谏而仕途坎坷,逝后追赠太子太保,谥文懿,世称枫山先生。

【翻译】

孤山为何会有祭祀陆贽的祠堂呢?那是因为权臣陆炳乃是明世宗奶娘之子,陆炳仗着帝王的宠信,权倾一时,便自称是陆贽之后,故而建祠以祭祀。这祠堂规制宏大,揽尽了湖光山色。楼榭台阁的壮丽,整个西湖也没有可比拟的。陆炳因权势压人,见他人家产丰美,便设法夺取过来。祠堂旁有已故锦衣卫王佐的别墅,颇为壮丽。王佐有一子,不求上进,陆炳便捏造罪名,勒索他交出家产,甚至拘捕其母,其母本是王佐的小妾。陆炳审问母子二人,儿子强辩不服,母亲却跪行向前,一一数落逆子罪过。儿子痛哭流涕,质问母亲为何要置他于死地。母亲大骂道:“死便死了,有什么可说的?”又指着高坐的陆炳道:“你父亲坐在这大堂之上也不只一天,如此审问犯人也不只一天,谁知却生下你这不肖子,真是天理昭昭,你这样死了都死得太晚了!”陆炳听此,不觉满面羞红,忙将母子二人撵出,终究未能夺其家产。陆炳死后,陆贽祠堂被官府没收,因为陆贽乃是贤臣,故而未曾废除对陆贽的祭祀。明穆宗隆庆年间,御史谢廷杰在陆贽祠堂后面增祀两浙一带的贤名之士,于是增加了严光、林逋、赵忭、王十朋、吕祖谦、张九成、杨简、宋濂、王琦、章懋、陈选等人。会稽进士陶允宜请人将他父亲陶大临的神位揣在怀里,悄悄放在名贤牌位旁边,时人都笑他痴孝。

【点评】

好一位贤德的母亲,大堂之上,如此凛然正义,竟能叫那些为官做宰、权势熏天的大男人汗颜!再想,陆炳虽败,陆贽却因贤名而得以祭祀永享。人活一世,无论挣多少钱,做多少大事,到最后,只有品行高洁,方可立世。

上一篇:苏小小墓
下一篇:六一泉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幼学琼林

幼学琼林,又名幼学故事琼林,是明朝人程登吉所撰。程登吉字允升,是西昌人,也就是今天的江西新建。人们有这样一句评价:读了增广会说话,读了幼学走天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