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湖梦寻

明清之际的张岱,被称作小品文的圣手。他原本定居杭州享受着西湖繁华,可是随着大明王朝的灭亡,他不得不得离开此地。因之,西湖的湖光山色和人物风流,就成了他怀念往昔生活的依托,进而有了《西湖梦寻》这一部哀思之作。据其自序:“余生不辰,阔别西湖二十八载,然西湖无日不入吾梦中,而梦中之西湖,未尝一日别余也。……因作《梦寻》七十二则,留之后世,以作西湖之影。”情景交融,每一篇都是好文章。
虎跑泉

【原文】

虎跑寺本名定慧寺,唐元和十四年性空师所建 [性空师:寰中禅师,唐代僧人,俗姓卢。二十五岁应试中第,后入并州童子寺出家,尽览群经,深解精义,并往嵩山受具足戒,学习戒律。后驻锡于大慈山,四方归依参礼者如云。] ,宪宗赐号曰广福院。大中八年改大慈寺,僖宗乾符三年加“定慧”二字,宋末毁。元大德七年重建,又毁。明正德十四年,宝掌禅师重建,嘉靖十九年又毁。二十四年,山西僧永果再造。今人皆以泉名其寺云。先是,性空师为蒲坂卢氏子,得法于百丈海 [百丈海:怀海禅师,唐代著名佛教改革家。幼年出家,初依潮阳西山慧照和尚,后依衡山法朗和尚受具足戒。后往庐江浮槎寺阅读藏经多年,具备了深厚的经、律、论佛学知识。开悟后,因住持百丈山,故世称百丈怀海、百丈海。] ,来游此山,乐其灵气郁盘,栖禅其中。苦于无水,意欲他徙。梦神人语曰:“师毋患水,南岳有童子泉,当遣二虎驱来。”翼日,果见二虎跑地出泉,清香甘冽。大师遂留。明洪武十一年,学士宋濂朝京 [宋濂:参见卷三《西湖中路·陆宣公祠》第十一条笺注。] ,道山下。主僧邀濂观泉,寺僧披衣同举梵咒,泉觱沸而出,空中雪舞。濂心异之,为作铭以记。城中好事者取以烹茶,日去千担。寺中有调水符,取以为验。

苏轼《虎跑泉》诗:

亭亭石榻东峰上,

此老初来百神仰。

虎移泉眼趋行脚,

龙作浪花供抚掌。

至今游人灌濯罢,

卧听空阶环玞响。

故知此老如此泉,

莫作人间去来想。

袁宏道《虎跑泉》诗:

竹林松涧净无尘,

僧老当知寺亦贫。

饥鸟共分香积米,

枯枝常足道人薪。

碑头字识开山偈,

炉里灰寒护法神。

汲取清泉三四盏,

芽茶烹得与尝新。

【翻译】

虎跑寺本名定慧寺,唐宪宗元和十四年(819)时由性空法师创建,宪宗赐名广福院。唐宣宗大中八年(854)时改名大慈寺,唐僖宗乾符三年(876)加“定慧”二字。宋末之时,寺宇坍毁,至元成宗大德七年(1303)时方才重建,其后又被毁。明武宗正德十四(1519)年,宝掌禅师重建寺宇。明世宗嘉靖十九年(1540)再度被毁。嘉靖二十四年(1545),山西僧人永果再造庙宇。如今的人都用虎跑泉来作为寺名。性空法师此前乃是蒲坂卢氏大族的子弟,向百丈海大师学佛法,因游方来至此山,见山中灵气郁盘,十分高兴,便留居山中修禅。然而此地没有水源,性空法师本打算迁移,却梦见神人对他说:“法师不必担心水源,南岳山有童子泉,我自当命两只猛虎驱泉水来此。”次日,果见两只老虎在寺前刨地,涌出泉水,甘香清冽。性空法师因此留了下来。明太祖洪武十一年(1378),大学士宋濂前往京城,途经山下。主持僧人邀请宋濂观赏泉水,寺中僧人披袈裟诵念佛门梵咒,泉水汩汩而出,空中更有雪花飞舞。宋濂心中深感奇异,便作铭文记述此事。而那些住在城中的好事者取泉水烹茶,每天要挑去一千担。寺中有调水符,可作为凭证。

【点评】

好茶须好水。西湖不乏好泉水,被人挑去烹茶的也多,可像虎跑泉这样需要寺中出调水符作为凭证的,只怕独此一家了!想来,今人在各种生态产品上打标签的做法,已经落后了好几百年。

上一篇:西溪
下一篇:凤凰山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幼学琼林

幼学琼林,又名幼学故事琼林,是明朝人程登吉所撰。程登吉字允升,是西昌人,也就是今天的江西新建。人们有这样一句评价:读了增广会说话,读了幼学走天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