粟山高六十二丈,环绕一周则有十八里二百步。山下有一处石人岭,岩石峭拔伫立,形态好似人的模样,甚至还有高耸的双髻。走过石人岭则是西溪,有数百户人家,聚居为村镇市集。相传,宋室南渡时,宋高宗刚刚来至杭州,因见此地丰饶,便想定都于此。此后访得凤凰山,这才道:“西溪且留下。”后人便以西溪命名此处。西溪地处幽僻,多种有古梅,而梅树...
虎跑寺本名定慧寺,唐宪宗元和十四年(819)时由性空法师创建,宪宗赐名广福院。唐宣宗大中八年(854)时改名大慈寺,唐僖宗乾符三年(876)加“定慧”二字。宋末之时,寺宇坍毁,至元成宗大德七年(1303)时方才重建,其后又被毁。明武宗正德十四(1519)年,宝掌禅师重建寺宇。明世宗嘉靖十九年(1540)再度被毁。嘉靖二十四年(1545),山西僧人永果再造...
唐宋以来,杭州城的官署都在凤凰山下。宋室南渡后,宋高宗在凤凰山驻扎,此处变成了行宫。苏东坡所说“龙飞凤舞入钱塘”之处,其实就是凤凰山右侧的山峦。自吴越到南宋,皆在杭州城建都,王气盘旋,都聚集于这山灵水秀之地。元朝时,帝王因迷信杨髡的说法,在南宋皇宫旧址上修建了五座寺庙,筑造镇南塔以压制帝王之气,乃至于凤凰山至今都寂寥冷落...
《宋元拾遗记》中记载:宋高宗沉迷山水,在皇宫之中又建造别院,称作小西湖。宋高宗自退位后,便居住在小西湖中,满园的奇花异草,楼阁金碧辉煌,宦官宫娥充塞园中,直至他八十一岁时驾崩。因钱武肃王也是八十一岁而薨,有人便说宋高宗乃是钱武肃王的转世。《南渡史》中又说:宋徽宗在汴梁城时,梦见钱武肃王向他索要旧地,当日宋高宗便出生了。后...
梵天寺在山川坛的后面,乃是宋太祖乾德四年(966)时吴越王钱俶所建,叫作南塔。宋英宗治平十年(1073)时改名梵天寺。元惠宗元统年间被毁,至明成祖永乐十五年(1417)重建。寺内有两座石塔,还有灵鳗井、金井。早前,四明山阿育王寺内有一口灵鳗井。钱武肃王迎请阿育王舍利至梵天寺供奉,在南面廊下凿井,水中忽见灵鳗,僧人赞宁曾有记述。苏东坡在杭...
胜果寺是唐昭宗乾宁年间无著禅师所建,这里有松林山道,盘旋迂回,山涧淙淙,潺湲林间。寺前乃是罗刹石,凤凰山矗立寺后,欲观钱塘江胜景,没有比此处更好的了。从南塔出寺往山上走去,便是观景之地了。宋神宗熙宁年间,寺僧清顺主持此间。清顺不善交际,若没有什么事由都不会进城。有士大夫施舍米粟,清顺也只收取数斗,用盒子存放在案几上,每日...
五云山位于杭州城南二十里,山岗幽深秀丽,层峦叠起,树木葱郁,高有一千多丈,一周共十五里。沿着江岸徐村进山,绕着山道盘旋而上,走过六里,共七十二个湾,攀过石阶千级。山中还有伏虎亭,用石土砌成阶梯,以便于上下往来。行至半山峦上,有山岗名叫月轮山,此处有天井,大旱时节井水亦不枯竭。向东看乃是钱塘江大湾,向北则是马鞍,向西是云坞...
云栖寺,宋神宗熙宁年间有僧人志逢居住于此,(志逢)能够降伏猛虎,故而世称“伏虎禅师”。宋真宗天禧年间赐下真济院的匾额。明孝宗弘治年间被洪水冲毁,至明穆宗隆庆五年(1571),有莲池大师来此。莲池大师名唤袾宏,字佛慧,是仁和地带沈家之子,为儒学博士弟子,赴考曾登高第。其人天性好清静,喜好佛道之论。后来,莲池大师妻儿皆亡。一天,他...
月轮峰在龙山的南面,之所以称作月轮,是因为其形态酷似。宋时张君房为钱塘县令,住宿于月轮山中,夜里见桂子洒下宝塔来,像牵牛花子一般旋转散落。山峰旁有六和塔,宋太祖开宝三年(970)时,智觉禅师筑造此塔以镇压钱塘江潮。塔身有九级,高五十多丈,高高突兀,耸立空中,大有跨越山岭、俯瞰江川之势。那些刚刚出航的海船,都以塔上灯火为向导。...
镇海楼旧时名叫朝天门,乃是吴越王钱氏所建。门为石制,上面架着高楼。高楼地基垒石高四丈四尺,东西向共五十六步,南北向则是二十八步。楼的左右两侧有石阶可登楼,整座楼连基座共有十一丈。元惠宗至正年间改名为拱北楼。明太祖洪武八年(1375),又改名为来远楼,后因为文意不吉利,又改名镇海楼。明宪宗成化十年(1474)时毁于大火,于明世宗嘉靖三...
吴王夫差已经赐死了伍子胥,却还要将其尸身放在鸱夷革中,抛尸江上。伍子胥随着江流扬起波涛,随着潮水往来飘荡,冲击着堤岸,势不可挡。有人曾见伍子胥穿着银铠甲,骑着雪狮,身后乃是白马拉着的素车,站立于潮头,于是百姓们为伍子胥立了庙。每年八月十六这日,钱塘江潮极大,杭州城的百姓都摇旗击鼓以迎候这一胜景。弄潮的游戏,也是因此而始。...
吴山上的城隍庙,宋朝以前是在皇山上的,那时还叫永固寺,宋高宗绍兴九年(1139)迁徙到此处。宋朝初年时册封了庙中之神,乃是一个叫孙本的人。明成祖永乐年间,又册封了一个神,方是周新。周新本是南海人,最初名叫日新。因为建文帝常常单呼一个“新”字,便以此为名了。周新以举人的身份任职大理寺评事,有疑难的案件,他可以很快判决清楚。永乐初...
火德祠在城隍庙的右侧,乃是一座道士精庐。向北眺望,则是西泠桥,西湖胜景,全都化作盆景一般的小景致。南北两山如同桌案上的笔架砚台,明圣二湖如同几案上的笔洗。隔着窗棂门框所见到的湖景,都是一幅图画。小的则是斗方,长的便是单条,宽的是横披,竖的则是手卷,移一步变换一景。若遇到了雅韵之士,便开怀畅谈,盘腿而坐。画家所说的水墨丹青...
芙蓉石所在之地,如今是新安吴家的书屋。此处多有奇怪石头,山峦巍峨,生长着松柏为点缀,每一株都有一人合抱那么粗。台阶前有一块石头,形状好似芙蓉,因为风雨侵蚀,已经一半陷入泥沙中了。相对于寓林中的奔云石,此芙蓉石格外茁壮。只可恨主人太过喜爱这块石头,恨不能将它抱在怀中,寸步不离,故而将亭台楼榭建在周围,反而毁坏了石头的韵味。...
云居庵在吴山上,居处偏僻荒凉,乃是宋哲宗元祐年间佛印禅师修建。另有一座圣水寺,乃是元成宗元贞年间中峰禅师修建。中峰禅师,又号幻住,剃度为僧时,曾有旧时宋朝内廷的宫人杨妙锡,用香盒收藏禅师的落发,结果都生成了舍利,便在寺中建塔供奉,到元朝末年时被毁。明太祖洪武二十四年(1391)时,将圣水寺并入云居庵,圣上钦赐云居圣水禅寺匾额。...
施公庙在石乌龟巷里,供奉的神明乃是宋时的一个殿前小校施全。宋高宗绍兴二十年(1150)二月初一,秦桧入朝时乘轿子路过望仙桥,施全挟长刀半路拦截刺杀他,可惜只穿透皮革,未能杀了秦桧。秦桧将施全在市集斩首,观看的人围成了一堵墙,中间有一个人大声呼喊道:“这就是个糊涂人,不杀他干吗!”这句话说得真是痛快。秦桧是奸恶之徒,天下人、世世...
三茅观在吴山的西南面。所谓三茅,乃是兄弟三人,大哥叫茅盈,二哥叫茅固,三弟叫茅衷,都是秦朝初年咸阳人氏。这兄弟三人后来得道成仙,自汉朝以来,一直受百姓们的崇信祭祀。观中有三座雕像,一个站着,一个坐着,一个卧着,也不知道有什么说法。以我自己的意思揣度,大约是说行立坐卧都是修炼的方式吧,希望人们不要蹉跎了时光,耽误了修行。宋...
紫阳庵在端石山上,此山石头秀丽玲珑,岩洞深幽。宋宁宗嘉定年间,有乡民胡杰居住此地。元世祖至元年间,道士徐洞阳得到此处居所,便改名为紫阳庵。徐洞阳的弟子丁野鹤曾在这里修道。一天,丁野鹤唤他的妻子王守素进山,交付一偈语,云:“懒散六十年,妙用无人识。顺逆俱两忘,虚空镇长寂。”便抱膝而坐,就此离世。王守素便将丁野鹤的尸身涂漆,...
在众多历史演义小说中,《东周列国志》是继《三国演义》之后成就最高、影响最大的一部,由清人蔡元放在冯梦龙的《新列国志》基础上略加删改而成。该书讲..